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
学员心声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培训动态 > 学员心声

我奋斗 我幸福

 2020-06-02 浏览:2281次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感悟红旗渠精神

江苏省盱眙县委党校 李颖

       周总理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就是林县的红旗渠。上周,有幸跟随盱眙县基层党务工作者党性教育培训班前往林州,实地学习并感悟红旗渠精神,收获颇丰。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它的建成也解决了困扰当地百姓数百年来缺水的问题,是当之无愧的伟大工程。

       今天,看着静静流淌的渠水,不禁感叹,伟大的事业需要也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什么是红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立足本地、依靠自身;战天斗地、百折不挠;顾全大局、齐心协力;不计得失、不怕牺牲。不等不靠不向国家伸手要,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材料自己产。即使当时处于“早上糠、中午汤,晚上天池泡月亮”的艰难条件下,林县的人民依旧始终坚持修渠,逼水上山,引来漳河水。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一的是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他面对着物质资金的匮乏,众多的技术难题,撤职罢官的风险,文革的批斗等一系列艰难险阻,仍然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为林县百姓引来漳河之水。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另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同人民在一起。是为了人民修渠,也依靠人民修渠。再则,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政贵有恒,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红旗渠在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只有坚持奋斗,才能获得幸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