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
学员心声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培训动态 > 学员心声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与问题反思

 2020-06-02 浏览:3239次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1957年,正值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代表县委提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誓言。林县人民在国家处于经济暂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据统计,共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2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筑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1974年,李先念将红旗渠精神总结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91年,曾主持修建的杨贵又将其拓展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2011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党史·第二卷》将红旗渠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杨贵曾说,红旗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会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一面旗帜,表明了林县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也表明了县委力挽狂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前进的坚强决心。 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看到红旗渠,人们就会重拾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岁月,就会想起那个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当时的人,鼓舞着他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为改变自己及祖孙后代的命运克服种种艰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

在国家层面上,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坚韧不拔,蕴含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蕴含的坚定信念、矢志不渝、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风貌。红旗渠的修建完成既解决了河南林县及周边地区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又维护了地区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党建层面上,红旗渠精神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廉政教育以及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代典范。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体现了我是党员我带头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开展各种主题党建活动的生动材料。

在社会层面上,红旗渠精神是激励人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壮举传颂全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来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各级干部和群众络绎不绝。至1980年已达到高峰,累计参观人数达162万人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投身火热的发展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在个人层面上,红旗渠精神是指导我们每个个体生产生活实践的精神向导。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口在金鸡岭下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狼牙山全部是绛紫色石英砂石,坚硬如钢,要凿通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纵坡1/1500的青年洞,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横水公社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担当起了钻挖青年洞的艰巨任务。他们在岩石上挥毫泼墨:“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修渠意志坚,为了实现水利化,再苦再累心也甘!”他们乐观豪迈地提出:“石头硬没有我们的决心硬,就是铁山也要挖个窟窿!”他们苦干加巧干,发明了“主攻三角炮”等方法,提高了钻洞速度,日进度由原来的0.3米提高到2米以上。在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提出:“修自己的渠,流自己的汗,不能靠天靠神仙,渡过困难就是胜利。”这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要退缩,要团结协作,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勇于创新,立足实践,撸起袖子加油干。

诚然,红旗渠精神代代相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其延续至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反思。

值得深思的是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共处在当下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015年4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吹响了加快绿色发展的号角。 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当下老百姓的愿望,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国策。我们知道,人们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洪涝和干旱问题来改善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虽然大多工程在设计时都看到了未来可持续长远发展,但是在这些工程的建设中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破坏。红旗渠的修建也是如此。据生活在漳河中上游的一些朋友说,红旗渠严重破坏了漳河沿岸的生态平衡,且劫取了他们当地的生活、农业用水,导致他们那里土地严重盐碱化。这种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足以看出红旗渠对上游的影响。分流导致的上游水位降低,河滩裸露,破坏了沿岸的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炸开的山石裸露,不但破坏了自然景观,生态平衡,也加剧了黄河中下游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肥力的下降。加之黄河本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沉积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两岸地区生命财产问题。

“人定胜天”式的改造自然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确是可取的,也是必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事物的发展,我们也该对这些被改造的环境进行后续的“再改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是进行红旗渠“再改造”的基本原则。压缩农业用地,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深耕改土,退耕还林,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分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值得反思的是青少年群体对红旗渠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据了解,红旗渠纪念馆的讲解员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职业红旗渠精神讲解员,不同于一些馆里的志愿者讲解员。老一辈的人们或许都能切身理解感悟到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但庄重正经的解说却让一些青少年感到红旗渠精神高高在上,不能切身体会其内涵,也难以在实践中继承与发扬。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来红旗渠旅游参观的也是中老年居多,青少年(尤其是外地青少年)占少数。这在一定层面上也体现了红旗渠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继承与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在校组织观看纪录片,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队组织参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发展观要求我们不忘历史,批判继承红旗渠精神,不断发展和丰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当代红旗渠精神已逐渐发展为: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它引领着我们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

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彰显价值内涵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重要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高度凝练了“红船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从“红船精神”出发,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在接续奋斗中孕育产生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光辉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伟大中国精神的脊梁和主脉。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与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的精髓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充分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和情怀、风骨和操守,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着眼推进“四个伟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这是历史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也是人民需要、事业需要、发展需要。